前兩天刷微博時,發現一個大無語事件。
都2021年瞭,還有一些男性把貶低、調侃女性,當作自己的幽默。
上來就說女生胖,把人傢損生氣以後,還一副“這點玩笑都開不起”的口氣。
嘲笑別人的身材,這不叫開玩笑,這是沒禮貌吧?
截圖來源@外賣小哥金城武
還有在女性朋友圈底下評論「醜」、「妓女」的。
不是,你是生活有多不順心,才要在別人評論區留這麼惡臭的話刷存在感?
還有的男性,真是被楊笠那句「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釘得死死的。
見過對號入座的,沒見過這麼急不可待對號入座的。
我曾以為這種極端男性隻是個例,但從轉贊評的數量來看,很多女性都對此有共鳴。
顯然,女孩們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截圖來源@外賣小哥金城武
在這條熱搜的評論區,她們分享瞭自己遭受過的語言暴力。
那些讓人氣憤的內容裡,部分男性對女性指指點點、張口就來。槽點太多,都不知道從何說起瞭。
到底是誰,給瞭部分男性對女性評頭論足的勇氣?
這些男人的盲目自信和迷之優越感,就是建立在覺得自己比女性“高貴”的基礎上?
不可否認的是,一直以來,女性是處於男性的凝視之下的。
何為男性凝視?
首先,男性掌握著話語權,他們按照自己對女性的理解,來塑造女性形象。
《復仇者聯盟》裡的男性超級英雄,各有各的魅力。
鋼鐵俠,臭屁自大,卻有責任感;美國隊長,他勇敢、正義、意志力頑強;蜘蛛俠,逗比、稚嫩卻有冒險精神。
而黑寡婦?
絕美、性感、與男超級英雄莫名其妙的感情線。
然後呢?
沒瞭。
這就是男性視角下的女性形象,除瞭美和感情線,毫無記憶點。
而細究下去,這份美也是空洞無靈魂的。
美分很多種,溫柔的、明亮的、靈動的、淒慘的、堅強的。
而男性視角下的美,隻有一種。
那就是充滿性暗示的。
《唐人街探案3》中,小林杏奈一出場,鏡頭直接懟到瞭她的胸上。
劇情和她的身材沒有任何關聯,唐仁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脫口而出“好胸”。
你可以說這是人設需要,但又是誰決定的這種人設?
在男性掌握話語權的現狀下,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帶著男性對女人的評判標準的。
受到父權社會的影響,很多男性對女性的評判標準僅限於能不能生孩子、長得漂不漂亮、身材夠不夠性感。
雖然說現在女性意識已經覺醒,但這種評判標準依然根深蒂固在部分男性心中。
上至小說電影綜藝,下至日常生活,我們還是時常感覺被冒犯。
(鏡頭拍裙底,引起女性觀眾不適)
好在,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掌握話語權,多元化的女性魅力開始展現出來。
賈玲執導的《你好,李煥英》,不講低俗笑話、不消費女性的年輕貌美。
她鏡頭下的女性角色,以親情做骨,以真誠做肉,美是由內而外流露出來的,自然且舒展。
電影中的賈曉玲雖不夠漂亮性感,但她的善良、柔軟、善解人意,依然虜獲瞭冷特的心。
隨著女性經濟獨立,有瞭對男性說“不”的底氣。
脫口秀黑馬楊笠,因為調侃男性,被一部分男性口誅筆伐。
甚至在她代言衛生巾後,還要被男性沖到直播間辱罵。
眼看著楊笠被欺負,女孩子們紛紛下單她代言的東西,在直播間聲援楊笠,把惡臭留言快速頂上去。
她們並不是意氣用事,而是看到瞭「男性企圖讓女性閉嘴」的本質問題。
她們不僅僅是在購買產品,更是在捍衛女性的話語權,捍衛女性的表達自由。
經濟獨立和話語權的回歸,帶來的精神上的覺醒。
現代女性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想要的生活時,就更沒有理由去慣著自我感覺良好的男性。
感覺到被冒犯怎麼辦?
懟回去!
在一檔綜藝中,男嘉賓女嘉賓要一起泡溫泉。
女孩子們都穿得比較保守,引發瞭男孩子的強烈不滿。
“第一次見泡溫泉穿成這樣”
“之前我覺得公司年會的女同事已經很什麼瞭,今天來瞭這裡一看,覺得女同事已經很好瞭”
“我為這個節目的收視率堪憂”
最後歐陽娜娜忍不瞭瞭,強勢反擊一句:
潛臺詞是你們身材都不怎麼樣,哪來的自信對別人指指點點。
果然,男生們聽完就閉嘴瞭,隻能尷尬的笑笑。
《甄嬛傳》中的華妃扮演者蔣欣,有一次被陳建斌搭話:
“你生活中看著挺小的,怎麼上妝以後,看著那麼老呢?”
這種話哪個女生聽完不氣啊?蔣欣直接懟回去瞭:
安妮海瑟薇為瞭飾演好貓女,在劇組進行瞭長時間的動作練習,才打出瞭幹脆利落的動作戲。
而且貓女這一角色本身情感細膩又復雜,心地善良同時又滿口謊話,安妮海瑟薇的演技也可圈可點。
不論是角色設定還是演員的詮釋,都有很多值得挖掘的點,可主持人偏偏揪著她的身材去問:
她的敷衍已經表現得很明顯瞭,但主持人還是不停地問問問……
於是她直接打斷瞭他,不耐煩地問他說來說去都是身材,是不是想減肥。
雖說男女平等的大旗已經舉瞭很久,但不難發現,有一部分男性依然帶著封建濾鏡在看待女性。
顏值、身材、感情,他們永遠隻關註這些話題,以為每個女生都在努力獲得男性的認可。
時代在發展,思想在進步,封建濾鏡在現代女性的眼裡已經粉碎。
而有些人還在冒犯女性而不自知,反而為自己的「幽默感」沾沾自喜。
男性凝視無處不在,企圖阻攔女性進步、讓女性永遠閉嘴的人也不在少數。
今天我們聊這個話題,並非要挑起男女對立,而是想表達女性的一個態度:我們期待能聽見更多女性的聲音,看到更多女性視角下的東西。
隻有這樣,文化才是多元的,社會才是豐富的。
其實啊,學會尊重女性並不難,凝視女性的時候,把視線多往上移一移,就能好很多。
如果隻盯著裙底看,那就永遠都學不會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