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裝修的坑
憑什麼要業主買單
//
本來買套房子是讓人高興的事,但這兩年精裝修收房時,常常讓人覺得“驚喜”變成瞭“驚嚇”。
之前二姑娘說的爆改精裝修遇到的都是「基本款」,也就——肉醬紅的地板門框踢腳線,大理石配軟包背景墻……醜是醜瞭點,但不影響使用。
但是我發現,最近有的精裝修交付瞭,坑人設計已經不僅僅局限在視覺審美上。一旦上升到影響「實用性」,就會引起公憤瞭。
今天要說的這篇文章就是一個聽者落淚,聞者傷心的「倒黴·悲傷·真實·故事組集」。
“你讓我冰箱放哪?”
本以為精裝的廚房基本都搞定瞭。我隻需要買好電器,就可以正常使用瞭,結果……萬萬沒想到的是——
冰箱居然放不進廚房裡去!!!
你可千萬別以為隻是像下面這位一樣,想買大冰箱,結果廚房的尺寸小瞭。
如果隻是這樣,還好說,畢竟有的業主還能忍受三門冰箱。
但杭州城北某生房產公司剛交付的精裝修,87方小邊套的廚房門是“冰箱真的進不去廚房!”
原因竟然是門做小瞭:
門框本身隻有60公分;
結果移門還不能完全推進去,被墻頂死瞭,基本隻留瞭53公分的尺寸。
再來看看某寶銷量比較好的兩款三門冰箱尺寸,最小也需要54.3公分!
還是進不去!!!
業主群裡本來是準備團購買冰箱的,結果碰上這個戶型的集體傻眼!
二姑娘點評:
戶型設計師估計當時腦子進水瞭~
還有什麼處理辦法呢?隻能拆移門瞭,把冰箱搬進去瞭
或者客廳夠大的話,買多門或者對開門冰箱放客廳,廚房的空位用定制櫃體來放置小傢電。
“這樣的陽臺櫃我寧可不要”
還有奇怪的設計。
比如下面這樣的陽臺櫃交付給我,我也是不要的。
顏值上,醜
上層還留個空檔積灰
下部巨low的金屬腿,妥妥的衛生死角
再看看超奇怪形狀的洗衣池,又小又LOW,隻夠洗洗內褲。
加上陽臺墻面連瓷磚都沒有……這樣的精裝修真的還不如給我毛坯!
明明,人傢理想中的陽臺洗衣區應該是這樣的。
或者是這樣的。
總之,和理想狀態真的相差太遠。
二姑娘點評:
如果你要同時放下烘幹機和洗衣機,那隻能拆!
如果你對洗衣區的顏值和實用性有要求的話,也隻能拆!
(反正精裝修也要定制衣櫃的,可以連同洗衣櫃,一起定制瞭)
巴掌大的奇葩洗手池?
第一次見
同樣奇葩的陽臺洗手池,前一陣也有一個。各大新聞都被它霸榜——廣州一小區業主收房時的驚嚇發現“精裝修的洗手池連手都放不進去”?!
圖源微博@一手video的秒拍視頻
最開始我看到“巴掌大小”的洗手池這幾個字的標題,和這位網友盆友想法一樣,以為過於誇張瞭。
圖源微博評論
可萬萬沒想到,“巴掌大”不是一個誇張的形容詞,而是如假包換,千真萬確!!!
圖源微博@一手video的秒拍視頻
怪不得有網友神評論“這麼小的洗手池,好像個倉鼠的浴缸”!
(又想騙我養倉鼠?)
圖源微博@一手video的秒拍視頻
這簡直就是「薛定諤的收房」:因為這跟買房前看過的樣板間,完!全!不!一!樣!
業主購房前的樣板房:標準大小
VS
業主驗房時:巴掌大小
圖源@北京晚報
而且據業主透露,這樣設計的洗手盆分佈得比較散,有的在04戶型,有的則是02戶型。
而狀況比較好的洗手盆大小被設計成瞭“L型”。
沒想到的是人傢開發商還正面回應:
“業主們口中的樣板間是三期
和入住的二期房型不一樣
三期的價格更貴
所以水池也會更大一些”
圖源微博@一手video的秒拍視頻
這是什麼歪理邪說。
更離譜的甩鍋話術還有這樣的——“我們在購房前並沒有承諾水池的大小,水池是根據戶型去調整和匹配的”
匹配?是給人匹配,還是倉鼠呢?
二姑娘點評:
又是一個要砸瞭重裝的洗衣盆。
這種設計上的缺陷,一般開發商都不會給你整改的。隻能吐槽+認栽+自己重裝。
萬科的馬桶還配不瞭
智能馬桶蓋瞭
萬科一般在我心裡還算是房地產老大哥瞭。特別是個人比較喜歡的逯薇也來自萬科,所以一般潛意識裡會覺得萬科在精裝修的設計上不會出什麼BUG,如果精裝修不好,也是因為施工粗糙。
萬萬沒想到,它的設計也被人吐糟瞭。
比如這個馬桶。
圖片來自微博天蠍100
咋一看,沒啥毛病
還留瞭插座
方便業主裝智能馬桶蓋
……
圖片來自微博天蠍100
可惜萬萬沒想到的是
成也馬桶蓋敗也馬桶蓋
當業主真正去定合適的馬桶蓋時
發現居然沒有這個馬桶可以配對的型號
……
圖片來自微博天蠍100
簡而言之
就是裝不瞭智能馬桶蓋!
那你留個插座幹嘛?
讓我滿心歡喜又希望落空嗎?
二姑娘點評:
開放商自己的坑,不知道為什麼都要業主自己買單!
還是執著於智能馬桶蓋的業主隻能連馬桶一起換瞭。有條件的幹脆一步到位,換成一體式的智能馬桶吧
。
管道橫穿整個房間?
還能住人嗎?
各大開發商的精裝修設計大比拼,真的比的是誰比誰更奇葩吧?
畢竟,不會有人想到在收房時在房間裡看到這樣的場景——
完全裸露的管道穿瞭整個房間!!!
圖片來自微博HOUSE-研究所
更離譜的是,不是一戶出現這樣的情況。
而是幾乎每傢都有,隻是位置不同,而已……
圖片來自微博HOUSE-研究所
如果說上面那些隻是設計缺陷,最多就是拆瞭自己重裝。那這一套的設計缺陷,我隻想退房!
沒錯!就是退房!
這樣的管道赫然出現,也配叫“精裝修”???
縱然我有本事改瞭直角那根小細管,上面的大粗管道真的是沒招。難道還要犧牲層高來解決這個問題。
那開放商自己的設計問題,讓買房者來承擔的代價真的也太大瞭!
二姑娘點評:
無法點評!!!
簡直無語……
沒法改和沒法住人的房子,恕我隻想退房!
現在的精裝修市場真的是混亂。政府隻是出臺瞭精裝修政策,卻沒有出臺約束開放商的精裝修標準,導致市場亂象叢生。各種減配、各種精裝修質量問題層出不窮,最終苦的還是普通老百姓。
花瞭幾十萬買瞭開放商的精裝修,最終還抵不過自己裝修花的十幾萬。然後除瞭抱怨吐槽,根本無力挽回結局。最終,很多要求高的業主都把精裝修扒瞭重裝,不僅沒實現政府想要的減少建築污染和成本,反而成變相增加瞭。
老百姓並沒有住得更好一些,這是最可怕的。
雖然隻是想象,但我還是希望能重新回到毛坯時代。畢竟,把辛苦賺的錢每一分都花值瞭,並且讓自己和傢人住得好,才是我真正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