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田裡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瞭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在日本,有一位母親叫做秀子。她的教育理念不同於常人,培養出瞭兩位非常優秀的女兒。
秀子關於教育子女有7條“毒”門秘籍,今天在這裡分享給大傢,一起學習吧!
1.兩位孩子,隻買一個冰淇淋
秀子常常給兩位孩子買一個冰淇淋,對於冰淇淋誰拿著,第一口誰吃,誰的那一口咬得大瞭,此類爭吵是常有的。
秀子通常默不作聲,隻是靜靜地笑著看著孩子們爭吵,隻有當其中一位表現得不像話的時候才會出手阻擾。
當然不止冰淇淋,在外吃飯的時候通常也隻有一份兒童套餐,無論是漢堡還是牛排都隻有一份,到最後令玩具也是隻有一個。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不理解,覺得秀子太小傢子氣亦或者是做的太過瞭。幹嘛要讓孩子為瞭這些小事去爭吵,讓她們開開心心的不好嗎。
好嗎?
冰淇淋,你能買兩份。
雙份兒童套餐也不是問題。
現在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好,但是這個世界上所有東西都是雙份給她們準備好的嗎?
當她們開始渴望獨一無二的事物時,該怎麼辦?
難道這個時候在開始爭吵嗎?
在幼時,無論是在學校裡還是在社會裡,孩子都會被尊重,都會給予孩子平等的一份,但是隨之分享的機會就少瞭。
所以秀子隻好刻意創造出艱苦的環境讓孩子們學會分享,懂得謙讓,自己領悟解決的辦法。
2.容許孩子們打架
除瞭爭吃食和玩具,她們還為瞭各種各樣的事物爭吵。
比如今天誰睡在媽媽的左邊,誰睡在右邊。
這都要爭呢!
有時候商議不成就動手,打到兩個人嚎啕大哭也不肯停手。秀子通常不會去阻攔,也從不會講姐姐就要讓著妹妹。
為什麼呢?
在傢裡可以通過父母創造出平等的環境,而在學校和社會裡是沒有絕對的公平的。
從幼兒時期就要讓孩子摸索出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在小社會中的位置,我們必須遵守社會的規則,甚至得承認一些潛規則。
若不服氣,就要自己努力去超越現在這個位置。

3.孩子可以不吃飯,但專註不能被打擾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傢要收拾得整齊幹凈,唯獨書可以散亂。
孩子們的書通常就放在隨手就能夠到的地方,有時候甚至就是散亂著,好像誰剛剛丟下書去洗手間瞭一樣。孩子們碰到有興趣的東西就會自己拿去看。
這個時候如果到瞭該吃飯的時間,秀子絕對不會喊一嗓子“吃飯瞭”,把全神貫註的進入到書中世界的孩子們打斷。
稍晚一些吃飯身體不會出問題,但是如果經常這樣被打斷,幼兒時代寶貴集中力的養成就永遠不會再來瞭。
還有在孩子聚精會神的看書的時候,不要極有愛心的問一句:寶貝你在看什麼呢?你的愛心成瞭孩子集中力的殺手,將來你還好意思說,這個孩子就是坐不住,根本看不進書。
4.讓孩子們把狗狗當作傢庭成員
秀子傢有一隻狗、兩條金魚、兩隻螞蚱和十隻蝌蚪。養動物不是拿來給孩子玩的,也不光是用來觀察,而是讓他們學會尊重生命的。
6歲的小亞負責給狗和螞蚱喂食並清理籠子,此外還有帶狗散步(包括把狗屎抓回來),4歲的小桃則負責喂金魚。
兩個孩子一生下來從醫院抱回傢,第一件事就是抱他們去給狗看,告訴它這是咱們傢的新成員,一定要和睦相處哦。
有時兩個孩子在傢裡鬧瘋瞭,狗就會沖他們汪汪叫,警告他們安靜一點。小亞和小桃就會互相叮囑:狗狗生氣瞭,咱們小點聲音吧。

5.讓孩子從小就分擔傢務
不要以為孩子還小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就不可能幫助別人。
幼兒很小就會萌生幫助別人的心,大人一定要重視這種心情,不能隻認為是“幫倒忙”。
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可是在孩子看來,自己盡瞭全力幫助瞭周圍的人,是一件很有成就和樹立信心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促進孩子身心的發育,引導他將來順利的進入社會。
6.讓孩子懂得感謝和道歉
可能有很多人覺得日本的禮節繁瑣而造作,而實際上被這樣對待過的人幾乎沒有人表示反感。
對父母和周圍的人提供的關心、勞動的漠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孩子將來一定不會有好的前程。
不會道歉的孩子通常和父母一樣把所有的過錯都歸咎到別人身上,可以想像這樣的孩子將來會在社會上碰多少次壁。感謝和道歉隻在心裡是不夠的,鼓勵他們一定要用語言、文字或者行動表達出來。

7.鼓勵孩子嘗試和冒險
一般說來喜歡冒險嘗試的孩子的智商都比較高,即使被禁止也會背著父母做他想做的事情,嘗試和挑戰能夠帶來更大的發展。
過度嚴厲的指責會扼殺掉孩子寶貴的天性和潛能。雖然明知有一定的危險,孩子想做什麼,隻要是合理的范圍內,還是要鼓勵他去嘗試。雖然要面臨一些風險,父母要學會適當壓抑自己的擔心,以平靜甚至期待的心態去面對待孩子的冒險。
孩子受點傷不可怕,怕的是他學不會怎樣面對傷害、困難和挑戰。
秀子知道什麼是幸福。
但是決不會把所有的幸福都送給他們品嘗。
秀子期待的是比自己更堅強更勇敢的孩子,並期待他們能夠品嘗自己找到的幸福的滋味。

總結
無論是人還是動物,育兒的最終目的都是讓他能夠自立。
沒有挫折的人生不存在,我們必須讓孩子學會直面危機和困難,勇敢的站上去迎接挑戰,自己尋找到幸福。
無論我們如何愛自己的孩子,怎樣努力的去保護他,我們的翅膀都不夠大不夠硬,不足夠遮擋所有的風雨。
與其將他攬在翅膀下,不如指引他去學習怎樣翱翔藍天,鍛煉出比我們更大更有力的翅膀。隻有這樣,我們下一代的下一代才更有希望。
覺得文章不錯的話
不要吝嗇你的關註和點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