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傢面包店,10年來隻賣兩種面包
用優質的材料做最普通的面包

但又或許是這傢面包店“太不像面包店瞭”
一進去,你說不定會買上一些
餐盤碗碟、背包飾品
甚至是一束花、一雙襪子…

平田遙香是一個出生在東京
成長在靜岡縣的孩子
做過設計師,也成為DJ打過碟

小時候,總想著要去大城市看看
長大瞭,卻總想著住回鄉下
19歲那年,少年意氣的她隻身上京
沒有目的也沒有遠大的計劃
連學校和專業都是隨便挑選的設計系
每日都是學校、打工、傢的三點一線
甚至每次連搬傢都是“被迫”
不是契約到期瞭就是同居室友要搬走瞭
因此她沒有對任何一個住過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
對生活都是渾渾噩噩

直至一次偶然的機會
她接觸到瞭DJ
並開始瞭一段長達7年的職業DJ生涯
那時的她一度認為找到瞭自己的“天職”
為此投入瞭全部精力的她
在日本DJ圈闖出瞭自己的天地
亦曾經成為國外DJ表演的特邀嘉賓

2004年24歲的她
跟隨因工作原因而被調往長野縣的丈夫
開始瞭“鄉村生活”

起初,他們每個月都要回兩次東京
但是漸漸地兩人都喜歡上瞭這裡
自由自在天高雲青的生活
夫婦二人還向周圍的農人租來瞭一塊地自己耕種
至此決定“不再回東京”!
平田開始在社交網絡上
分享這種寧靜的鄉村生活吸引瞭不少粉絲

29歲那年
得知自己懷孕的平田決定重新規劃生活
從小就對動手做料理感興趣的她
也就在這時想到要開一傢
賣面包和日常用品的店
有美食也有生活


2009年9月她的面包店“わざわざ”開業
她像曾經投入DJ事業一般
將熱情全部灌註到瞭自己的新事業裡
她從開牧場的鄰居那裡購買最新鮮的牛奶
混合國產小麥和自傢制的天然酵母、發酵黃油
這些對身體健康有幫助的原材料來烤制面包

當時她的“店面”僅是自傢玄關的一小塊地方
每周一天,她會把做好的面包放到玄關售賣
但是即使後來變到一周開業兩天
她的面包仍是在當天都被販售一空
最初是周圍的鄰居們
再後來她的面包在當地也越來越有知名度
來自客人的需求越來越多
於是平田就在自傢的房子旁邊
又建瞭一棟小平房作為正式的“面包店”
因為夫婦二人的傢住在山上
因此當地人說起平田的店就知道
“那間主婦開在山上的面包店”

平田在店的正中
用石塊搭瞭一個最傳統的“窯子”

用窯子烤出來的面包
有著烤箱烤出來的面包所沒有的口感
外皮香脆可口,內裡蓬甜柔軟

除瞭醒目的石窯以外
小店裡還擺放著各種大大小小的日用品
這些都是由平田精心挑選過後陳列出來的


面包店每周隻營業3天
在營業日的早上4點半
平田早早就起床做準備工作
起爐、揉面、發酵…


掌握好最佳火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平田每次都會小心操作
在烤面包的時候時刻守在旁邊

每次烤制前
都需要花近4個小時
將窯內溫度上升至400度以上
當溫度到達400度時
窯內會呈現灰白色

之後再將碳化的木頭移至下方的槽內放置
將窯艙清理幹凈後
再將溫度降至200多度
這時才可以將發好的面團放入窯內烤


最初為瞭滿足客人們的需求
平田像一般面包店一樣
推出瞭數十種樣式的面包
小店的人氣也日漸上升

但是作為一個傢庭主婦
除瞭自己的事業
平田更需要忙活數不清的傢務以及帶孩子
如此繁忙的生活漸漸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她發現為瞭提高效率
考出來的面包質量就會降低
另一方面她也很難精心地照顧寶寶
於是平田狠狠心,
將面包的種類變成瞭兩種
——“方形面包”和“禦牧原農夫面包”

即使當時客人因為面包種類減少而流失瞭許多
平田也不後悔
對於她來說
個人的夢想和傢庭之間是需要平衡的

空瞭的時候
平田會拜訪朋友、到處探店收集美好
把生活過得如詩一般


充實滿足的她
想把自己的這份幸福分享給更多的人
於是她發起瞭“每日一餐”的活動
利用店裡的兩種面包
搭配各種不同的食物
變成一頓美味營養又豐盛的早餐




而面包店也因此圈瞭一大波粉
生意又逐漸紅火起來
除瞭作為主體的面包
平田又為店裡增加瞭許多充滿日式生活美學的好物

服飾鞋襪


茶飲、雜貨


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兒”
將她的店裝飾得充滿生氣
一個人忙不過來後
平田招募瞭許多與她志趣相投的店員們
店裡時常充滿瞭歡聲笑語


慢慢地小店成瞭她的“第二個傢”
丈夫也辭去瞭工作陪著她一起經營面包店

原本小小的面包店在他們的用心經營下
知名度越來越高
甚至成瞭許多人來到長野縣觀光必打卡的地方
營業額更是超出瞭一般普通的面包店好多倍
在一周僅營業3天的情況下
平田的小店一年的營業額
竟達到瞭1億7500萬日元(約合rmb1100萬)

但是對於平田來說
比賺錢更重要的是傢人
她是妻子,
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當你熱愛生活
生活也必會予以回報
知道自己所求,
然後放手去做吧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東方手藝人,圖片素材來源[email protected],如有侵權,聯系立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