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科普一下,裝逼一詞中的逼,不是身體的某個部位,最早的來源是英文單詞“boast”(自誇、誇耀的意思)的首字母。
裝逼有兩種意思,一種是以賣弄、做作獲取虛榮心的自我滿足甚至欺騙性質的行為,向別人表現出自己所缺少不具備的氣質;另一種意思是指向別人假意掩飾自己的才能,卻實際上給別人暗示,別人真上門求助,卻毫不留情、不給予別人幫助。
其實,裝逼的行為古已有之。細究一下,這玩意兒學問大瞭去瞭。今天本人為大傢梳理梳理中華裝逼的歷史,一起領略歷代裝逼的名場面。
01.奇葩的裝逼求職
戰國時,齊國有個窮鬼叫馮諼,托人找齊相孟嘗君田文討口飯吃。
田老板問他有啥愛好,答沒啥愛好。
田老板又問有啥本事,答沒啥本事。
田老板心裡跑過一萬匹草泥馬,心想你窮瘋瞭吧。不過他有的是錢,就當多養條狗嘛,於是就收留瞭馮諼。
按理說,裝逼至此,夠可以瞭。馮諼不同,他是個極致裝逼主義者。
住瞭幾天,靠著柱子彈劍唱:“長劍我們回傢吧,沒有魚吃”(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馮諼彈劍而歌
田老板:好,給他魚吃。
沒過幾天,馮諼又彈劍而歌,“長鋏歸來乎!出無車。”
田老板:好好,給他車。心想我就靜靜地看你裝逼。
別說,馮諼真沒讓田老板失望!不幾日,他裝逼癥又犯瞭,“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傢(不能養傢)。”
田老板:得,看看他可有傢人?有老母,好,養起來。
馮諼沒得裝,隻好消停瞭。
有人說瞭,馮諼真是個二逼,這不是找抽嗎?
非也。
02.蘇軾裝逼蒙瞭很多人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傢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蘇大文豪這幾句詞如何?好啊,寫出瞭眾生終日營營之苦,末句更是灑脫至極,充滿瞭“爺走瞭、爺快活瞭”的自由自在。

蘇軾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不知道擊中瞭多少人內心的柔軟,反復吟誦中,充滿瞭羨慕嫉妒恨。
誰不想如此,可是“臣妾做不到”。
看著後人頂禮膜拜,如果東坡先生在天有靈,一定高唱“我得意的笑,我得意的笑”。
為何?這不過是他的一次裝逼而已,世人居然當真瞭。
事實是,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的一天,老蘇在外喝酒太嗨,至傢已是三更(晚上12點左右),傢人早已熟睡。
敲瞭幾次門,都沒人答應,他隻好跑到江邊待瞭一宿。
無聊、不爽,借著酒氣詩興大發,就寫瞭這首著名的《臨江仙》。
對這次裝逼,東坡很得意,一早回傢,揮筆寫就,讓小童拿到城裡傳閱,自己則倒頭便睡。
負有看管被貶官員責任的黃州太守,一看這首詞嚇壞瞭。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蘇軾這小子浪跡江海瞭?他瀟灑瞭,我可要遭殃瞭。
於是,直奔城外的東坡雪堂,一看,氣得直發抖——老蘇正鼾聲如雷。
太守心中升騰起五個大字:裝逼遭雷劈。
03.奉旨裝逼柳三變
翻看中華裝逼史,有一個人說自己裝逼第一,沒人敢有異議。
他是柳永、柳三變。為何?人傢是奉旨裝逼。
天縱英才的柳永,和很多小青年一樣,自視甚高,覺得憑自己的才華,到京城奪取功名,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兒。
理想很性感,現實很骨感。柳永落榜瞭。
尼瑪,太受打擊瞭!東京街頭找個酒肆,喝悶酒。
酒勁上來瞭,就發牢騷寫詞: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瞭淺斟低唱!
啥意思?青春苦短,要什麼鳥浮名,不如寫寫詞兒、唱唱曲兒。
其實,他也就是裝裝逼。第二天一早,就把這檔子事給忘瞭。
回傢該“復讀”復讀,幾年後再戰科場。
終於,榜上有名。這下好瞭,可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汴梁花”瞭。
但是。柳永忘瞭自己曾經的裝逼,有一個人沒忘——皇帝宋仁宗。
仁宗一看金榜,柳永,呀,他不是不要浮名嘛,那來考試幹嗎?金口諭旨:“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就這樣,把他從皇榜上除名瞭。
柳永腸子都悔青瞭。
裝逼裝到這個地步,咋辦呢?自己裝的逼,含著淚也要繼續裝下去。

柳永一身才氣卻一生潦倒
於是,柳永便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換句話說,“我是奉旨裝逼,你們都得給點面子啊!”
所以,柳永的一生,是裝逼的一生。午夜夢回,他會說:“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04. 謝安裝得名滿天下
先看一段文字記載:
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客問淮上利害,答曰:“ 小兒輩大破賊。” 意色舉止,不異於常。(《世說新語》中卷上.雅量第六)
此處謝公,是謝安。淮上信是淝水之戰的書信。前秦苻堅一代雄主,在平定北方後,想統一天下,於是率80萬大軍(號稱)南下攻打東晉政權。
面對強敵,東晉毫無勝算,人傢打到傢門口,也隻能應戰自保。謝安作為征討大都督,是東晉這邊的戰爭總操盤手。派瞭謝玄、謝石等侄兒輩帶8萬兵馬出戰。8萬對80萬,想想都可怕。
前方打仗,謝安在後方與人下棋。正下著棋,謝玄的快報送到,謝安看瞭後,什麼也不說,繼續下棋。倒是客人著急問戰爭的情況,他才淡淡地說瞭句:“小兒們將賊兵打敗瞭。”

謝安遙控指揮淝水之戰
厲害吧!決定東晉政權生死存亡的戰爭結果,居然沒有讓謝安喜形於色。謝安的大將之風、國之柱石形象熠熠生輝。
其實,這不過是裝逼。打瞭勝仗,謝安能不高興嗎?為何“意色舉止,不異於常”呢?這不過是《世說新語》的文學筆法。我們再看看《晉書》怎麼記載的?
玄等既破堅,有驛書至,安方對客圍棋,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瞭無喜色,棋如故。客問之,徐答雲:“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
看到沒?下完棋,回房間,謝安“心喜甚”,就是大喜、狂喜,以至於過門檻的時候,把木屐齒弄折瞭都不知道。“矯情鎮物如此”,說白瞭,就是裝到如此的程度,也真是難為他瞭。
謝安的裝是有名的。《晉書》上還有另一個記載,說謝安曾與孫綽等乘船出海遊玩,突然起大風,掀起巨浪,其他人都很害怕,隻有謝安仍說說笑笑不當回事。眾人都被謝安的裝給鎮住瞭。
嘗與孫綽等泛海,風起浪湧,諸人並懼,安吟嘯自若。舟人以安為悅,猶去不止。風轉急,安徐曰:「如此將何歸邪?」舟人承言即回。眾咸服其雅量。(《晉書卷七十九》)
我們知道,謝安的時代,是魏晉風骨的時代。當時的社會風氣,就是名士之風。如何才是名士呢?當然要與眾不同。
如何與眾不同呢?唯有“矯情鎮物”,說白瞭就是裝,故意壓制自己的真情實感,該害怕時不害怕,該欣喜時不欣喜(瞭無喜色)。
謝安就是如此。風氣巨浪,別人害怕,他吟嘯自若;收到淝水之戰的捷報,他“瞭無喜色”。就是要與眾不同,讓別人驚奇,到外面傳頌,遂成大名。
其實呢?隻是喜怒哀樂不在外人面前表現罷瞭,內心裡該害怕害怕,該狂喜狂喜。要不也不會回房間過門檻,把木屐弄折瞭都不知道。
當然,謝安作為國之柱石,他的裝,他的名士之風,還是有積極的社會意義。讓偏安江南、風雨飄搖中的東晉政權得以穩固,讓南部中國沒有出現北方五胡亂華時的百年混亂。
05.裝逼與二逼
裝逼,可不是二逼,兩者有本質的區別。
裝逼,是為瞭裝的快感,目的是更好地把事兒辦成。
二逼,是二,吹牛皮出洋相,往往會把事兒辦砸,害人害己,甚至誤國誤民。
所以,趙括紙上談兵是二逼,毛遂自薦是裝逼;
所以,秦武王舉鼎而亡是二逼,楚莊王問鼎中原是裝逼;
所以,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隻為逗褒姒一笑是二逼,曹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的求賢若渴是裝逼;
所以,葉公好龍是二逼,編寫葉公好龍故事是裝逼;
所以,邯鄲學步、刻舟求劍、守株待兔、買櫝還珠、東施效顰是二逼,薑太公直鉤釣魚、劉伶醉酒、王猛捫虱談天下、程門立雪、諸葛亮擺空城是裝逼;
……
所以,裝逼與二逼,僅一字之差,卻失之毫厘,差之千裡。
裝逼是一門藝術,二逼是一種笑柄。
06.裝逼與裝逼的經典對決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打敗徐州的呂佈,將劉關張帶回許昌,用意是將劉備困死在自己的地盤,同時成就自己的裝逼——愛才。
劉備也是裝逼高手,裝得仁義滿天下。至於他是不是真英雄,曹操不敢肯定,所以要試探究一下。
於是,兩位人主就此上演瞭一場裝逼與裝逼的經典對決。

青梅煮酒論英雄
曹操請劉備喝酒,問他當今天下誰是英雄:
“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請試指言之”。
劉備多聰明,身處亂世,英雄之間是對手啊。他裝熊說不知,“備肉眼安識英雄?”
曹操心想別在我面前裝逼,必須說,“休得過謙。”
劉備見不說不行,但無論如何不能讓曹操認為自己是英雄。他繼續揣著明白裝糊塗,胡亂點瞭袁術、袁紹、劉表、劉璋等人的名。
曹操都給否瞭。劉備隻好反問曹操,看他怎麼說。
曹操用手指瞭指劉備,又指瞭指自己,說天下英雄,隻有你我(“惟使君與操耳!”)

《三國演義》電視劇截圖
尼瑪,我裝得這麼深這麼苦,都被你曹阿瞞發現瞭。不但說我是英雄,還把我與他並列,以後哪有我的活路啊!
裝逼被看透,是裝逼界的最大失敗。嚇得劉備手直抖,筷子啪的一聲掉地上瞭。然天不滅劉,碰巧打瞭個響雷,劉備彎身撿起,謊稱被雷嚇著瞭,這才驚險過關。
這就是著名的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
一個大權在握,飛龍在天,傲世群雄;一個寄人籬下,潛龍在淵,裝瘋賣傻。但都裝得一手好逼。
07.裝大與裝小
可見,裝逼分兩類,裝大與裝小。
在青梅煮酒論英雄中,劉備是典型的裝小,以偽裝向對手示弱,以迷惑對方,保存自己。
所以,裝大容易,裝小難。
環顧四周,今人裝大的多,裝小的少,說明國人的裝逼水平退步不少。
君不見,屌絲女,常曬高仿LV包、高級香水,裝白富美;沒人要的屌絲男,在知乎上大談“找個女神做女友是什麼感覺”。
正因為此,好好的裝逼,現在差不多被糟蹋成瞭貶義詞。一裝逼,就被別人識破,居然還不自知,人傢隻好“靜靜地看你裝逼”。
正因現在裝小的少見,王健林說瞭句“最好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一下子就紅爆網絡。
08.裝逼與二逼的經典對決
公元前205年,劉邦趁楚攻齊之際,率軍攻占瞭西楚國都彭城(今徐州)。項羽回擊,大破漢軍,還俘虜瞭劉邦的父親和夫人呂雉。
項羽心想,跑瞭和尚跑不瞭廟,你爹、媳婦在我手上,不信你不乖乖地回來。到時,嘿嘿、嘿嘿……
劉邦是來瞭,但不是投降。
這一次,沒那麼好打,一直相持不下。

楚漢之爭
項羽急瞭,大呼一聲,將劉邦的老爹押到陣前,對劉邦說,看看這是誰,若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爹煮瞭。
項羽心想,這是你親爹,看你不乖乖投降。
劉邦卻道:“我與你是拜把兄弟,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要煮瞭你爹,那就行行好,也分我吃一碗”(吾與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這一番話,完全超出項羽的邏輯,氣得目瞪口呆。他心一橫,煮瞭算瞭,反正是你爹。
項伯勸道,這麼做隻會留下惡名。項羽隻好作罷。
世人通常認為,劉邦是無賴。其實不然,你說兩個爭天下的人,一個拿另一個的傢人威脅,要別人不和他爭天下,到底誰是無賴?
所以,項羽是二逼,劉邦是裝逼。裝逼自然贏瞭二逼。
09.二逼與二逼的經典對決
西晉有個著名的二逼皇帝惠帝,大臣報告說“老百姓沒吃的” (天下荒饑,百姓餓死),他卻反問:“為何不吃肉粥?”(何不食肉糜?)。
有二逼的帝王,自然有二逼的臣子。
有兩個權貴,一個是國舅王愷,一個是“官二代”石崇。
這倆人較起勁瞭,不會別的,就為比富。
王愷飯後用糖水洗鍋,石崇就用蠟燭當柴燒。
王愷用紫絲佈做瞭四十裡的步障,石崇便用錦緞做五十裡的步障。
……
這場比富,連皇帝也參與進來,資助老舅王愷一棵二尺來高、世上少有的珊瑚樹,連皇宮也僅此一株。
王愷心想這下贏定瞭,拿給石崇看。石崇瞥瞭一眼,隨手用鐵如意擊碎瞭。

王愷石崇鬥富
王愷覺得石崇是嫉妒自己的寶物,石崇卻說:“發什麼怒,我賠你。”
到石崇傢一看,乖乖,珊瑚樹一大堆,光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
皇帝二逼,大臣二逼,西晉真是一個二逼的朝代。
從滅吳統一全國算起,僅存在瞭37年,而且僅八王之亂就持續瞭15年。最終誤國誤民,導致五胡亂華,開啟瞭持續三個世紀的中華大分裂——南北朝。
10.續說馮諼裝逼
回過頭來,咱接著說馮諼裝逼的故事。
食有魚,出有車,老母也衣食無憂,馮諼做起瞭上客。
有一天,孟嘗君發出通告,尋能人幫忙到他的封地收債。
馮諼主動請纓,臨行前,問孟嘗君,收瞭債,買什麼回來呢?孟嘗君說,你看看我傢裡缺什麼就買什麼吧( “視吾傢所寡有者” )。
馮諼到薛地,將欠債的老百姓喊到一起,核對後,一把火把債契全燒瞭。
第二天一早復命,孟嘗君納悶瞭,這麼快就收齊瞭?馮諼說我托你的命令,把債契燒瞭。
孟嘗君真想一腳將他踹出去,咋回事這是?
馮諼說,你說的,看傢裡少什麼就買什麼。我看瞭下,你傢裡珠寶成堆、犬馬滿廄、美女成行,唯獨卻仁義。所以,我給你買瞭仁義(“君傢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
孟嘗君聽瞭,嫩牛滿面啊,又不好反悔,說瞭聲“算瞭吧你”,再也不理這個裝逼貨。
一年後,齊國新君以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的借口,將孟嘗君罷相,並驅逐回他的封地薛。
樹倒猢猻散,三千門客差不多跑光瞭。孟嘗君隻好灰溜溜前往薛,離薛地還有百裡之遠,當地的百姓扶老攜幼夾道歡迎。

馮諼市義讓孟嘗君之薛受到夾道歡迎
孟嘗君這才認識到馮諼的大才,“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孟嘗君姓田,名文) 。
後來,馮諼又獻計,令孟嘗君復相位。那些跑瞭的門客,又都回來瞭。
孟嘗君說,這些無恥小人,居然還有臉回來,我見一個罵一個。
馮諼說,萬萬不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自然規律。你要像以前一樣待之,方顯求賢愛才之心。
孟嘗君大悟。此後,“孟嘗君為齊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11.裝逼有技巧
馮諼為何敢裝逼求職,不但沒被抽死,反而成功上位呢?
這就涉及到裝逼的技巧:知己知彼。
知己,就是要自我掂量一下,看有幾斤幾兩。
知彼,在人面前裝逼,不瞭解他的秉性,肯定淪為二逼。
孟嘗君是誰?戰國四公子之一,以仁義愛才著稱。
馮諼知道,自己越裝逼、越作,越能成就孟嘗君尊重人才的大名。在花小錢和謀大名之間,孟嘗君自會取舍。
再說瞭,孟嘗君門客三千啊,人才“擠擠”,要想吸引他的註意絕非易事。
馮諼的辦法就是裝逼,不斷地裝,每次裝逼都是在“求關註”,加深對自己的印象,這叫劍走偏鋒、不走尋常路。
12.以裝為馬,不負韶華
人生不過是一場裝逼,就看誰裝得好。
裝逼的最高境界,是你明明在裝逼,大傢卻頂禮膜拜。
我們可以發問:如果沒有裝逼,人類將會怎樣?
我們可以回答:裝逼,一切皆有可能。
有人寫瞭裝逼詩:裝逼不要緊,隻要裝得真;裝瞭你一個,還有千萬人。
所以,騷年,以裝為馬,不負韶華。
對一個裝逼者最大的褒獎,是在他老去的時候,能用以下六個大字概況其一生:
我思,我在,我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