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的“淳兒”、“耿耿”,現在的“袁今夏”。
“童顏”,一直是她的加成buff。

眼睛大大、鼻子圓圓、嘴巴小小,一副討人喜歡的“小孩”模樣。
在《錦衣之下》,當她說著有點老套的女主式“懟”言,也不會令人反感。
觀眾會在心中,自動為她辨白一二。
“這是正常的,年輕人的那股勁兒。總是沉著、識大體,劇怎麼會好看!”

為她的眼眶含淚,動容。

對於她的小打小鬧,覺得可愛。

會因為這段詞…

想到她之前說的這段話,尤為心疼。

即使頭頂“牛角包”,也是“自傢小孩”模樣。

能輕而易舉地,編織一個“不真實”卻令人沉迷的“夢”。
但她能織夢,也能碎夢。
《最美的時候遇見你》裡的“楊芳芳”,是迄今為止,最深刻的角色記憶。
或許是你,或許是你朋友,但“她”必定在你過往的生命裡,出現過。

並非故意“扮醜”。
近視眼鏡、馬尾、校服…
讓人尋回“老照片”裡的記憶,真實又青澀的青春形象。
畢竟,“奶茶妹妹”為數並不多。
故事是從楊芳芳收到,來自老傢的一封情書開始。

信裡的一句“突然想你”,就令她悸動。
雖然看漏瞭個“起”字,但少女情已被撩撥。
因為,那個寫信者,恰好是她一直偷偷想念的那個兒時男孩。

突然開始正視現在的形象。

在老傢上瞭初中後,來城裡已上三年學的她,還記著和他那時候的“交集”。
即使沒有面對面,隻是從他身邊走過,也足夠讓她心神蕩漾。
此處獨白,細致刻畫瞭一個真實的少女心事。

拿不定主意,就偷偷問好朋友。

這個時候,楊芳芳還是很理性的,決定先放放,之後再想這些。
一是覺得自己應該變美瞭再說,二是高考在即。

就如女主說的,高考是人生的其中一個坎,但也隻是一個坎。

高考後,為變美見他,她邁瞭三步。
一、眼睛矯正;二、變白;三、勇氣。

即使主動回到瞭老傢,她也並不想直接去找他。
少女的期待,期待著一個偶然的完美的浪漫邂逅。
這些“原則”,都能看出來,現在的楊芳芳,是獨立的、感性又帶著克制的。

設想瞭千萬種,卻不曾想,在夜宵攤前,舊同學們的重逢,其中有他。

舊友們明晃晃地撮合,畫面過於真實。

二人重逢後的首度獨處,終於聊到瞭“信”。

這次對話,讓郭陽知道楊芳芳對自己,也有點意思。
於是之後,直接為她獻歌、擋酒,展開追求。

這轉變,過於明顯。
第一次重逢的夜宵攤聚會上,他可沒幫著擋酒哦。

擋酒之後,順勢表白。

成為情侶後,乘船,爬山…

即使離開老傢,回城裡,也抓住每分鐘相聚。
註:男主的大學在女主讀高中的城市,而女主考去瞭廣州。

“不要回傢瞭,好不好?”
多次說服,讓女主晚上不要回傢。

原本的堅持,逐漸動搖。
於是,兩人晚上在賓館住下瞭。

這時候,女主的獨立意識仍然清醒,關鍵時刻還是沒有繼續下去。


第二天,女主睡醒後,發現房間就自己一人。
對於第一次住賓館的乖乖少女來說,必然害怕。
這時候,敲門聲響起…

是男主帶回早餐。
戀愛中的人,一下子忘卻瞭之前的慌張。

戀愛中,必然會問的…
我是你初戀嗎?
卻也不過分糾纏,畢竟在熱戀期,抱一下就過去瞭。

之後,女主就去廣州上大學,他們開始瞭異地。
這裡,開始瞭轉折。
原本男主打算月底去找她,但女主忍不瞭突然噴湧的思念,臨時決定回去,給他一個驚喜。

一個人來到男主寢室樓下,不打電話,默默等著。

擁抱、擁吻、激情,女主逐漸放棄獨立,選擇依賴。


沉迷,“無可救藥”地沉迷…

這個過分貪戀,失去自我的愛,讓她沒有安全感。
開始吵架、鬧分手。

第一次吵架,就提分手。
雖然還是馬上和好瞭…

但女主還是回瞭學校,戀戀不舍。
從分別的開始,就在想念…

看到宿舍樓下成雙成對,她又忍不住回去瞭…
很顯然,那時的她,在毫無節制地愛著…

相比之前,她這次直接打電話。
兩人見面,就吵瞭一架。

這時候,他們之間不再隻有甜蜜…
充斥著女主滿滿的依賴、不安全感、焦躁。

多次吵下來,直到那次,男主沒有追出來…
他們分手瞭…

分手,是當時必然的結果。
那時候,女主過於“戀愛腦”,失去自我,需要“經歷”,方能成長。
但這一成長代價,隻能是他們珍視的愛情。

這部電影,讓人看到瞭譚松韻的“另一面”。
不再隻有甜、清純和可愛。
她還能出演這樣現實類的文藝片。
此之前,她一直被稱為“氧氣美女”。

眉眼間,帶著“精靈模樣”。
仿佛能看到前輩周迅、楊若兮的影子。
當然,還是跟楊若兮最像。
還記得當年的鐵鈴兒、素女嗎?



兩人的神情,最相近。

近期,譚松韻的戲服扮相,讓人覺得她有點,當年“杜小月”這個角色的靈氣。
如果《鐵齒銅牙紀曉嵐》有第五部的話……

這些相似,並非單以表相。
她跟當年的迅哥兒、趙麗穎等,皆屬一個型。
但周迅和趙麗穎,用她們的實力,向觀眾證明瞭不止隻能演少女。
隻要靜心提升,日後向她們一樣,不局限於青春題材。
那麼在90後這些花旦中,譚松韻就能接棒,登上她們的位置,成就非凡。

希望能把握好牌,謹慎出牌。
畢竟,將一手好牌打爛的人,觀眾看得也不少。

(圖片均來於網絡)
喜歡的話,請點個贊!
你的關註,是我寫稿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