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開年大劇,可以說《新世界》自帶聚能環。

在中國諜戰劇歷史上,有兩部神片,一個是《潛伏》,另一個是《紅色》。
《新世界》有多牛呢?
《潛伏》的頂梁柱孫紅雷,《紅色》的主心骨張魯一,在這部劇中湊到瞭一起。
其他演員也很勾人,女一是清新實力派萬茜,尹昉主演過崔健的《藍色骨頭》。
就連打醬油的演員,也是精挑細選的:王勁松、周冬雨、周一圍、宋丹丹、李成儒、梁天、洪劍濤……
演員陣容一經公佈,觀眾就沸騰瞭。
紛紛奔走相告:又一部神作,來瞭!
整不好,還會超過前兩部。果然豪橫。
不光演員硬,導演兼編劇徐兵,尤其擅長制作精品,代表作《小兵張嘎》、《保持通話》、《紅色》等。
讓你說,《新世界》這劇看不看?得看。
這叫啥?未映先火。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雞湯誠不欺我。
一經播出,《新世界》的豆瓣評分就超過瞭8.3,穩瞭。
可然後……然後就一路下跌瞭。
反彈,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沒可能的。

2月20日豆瓣評分
5.9,不及格。
一位名導名編,帶著一眾實力派演員,獻上瞭一部開年爛劇。
對於爛劇,其實大傢的寬容度很高,畢竟我們就是看爛劇長大的。
但如此刺眼的明星陣容,又趕在春節這個節骨眼兒,還敢爛得如此個性,觀眾們有點不幹瞭。

目前,網上對該劇濫用“拖字訣”的做法聲討最多。
如何將一部25集能結束的電視劇PLUS到70集?
看完《新世界》後,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劇情松垮,人物眾多。該快的地方慢,該慢的地方更慢。一言不合就聊天,一聊就是十分鐘。
有人做瞭實驗,《新世界》大可以用2倍速觀看,即使開瞭2倍速,你還是想快進。

我是跟傢人一起看的,當看到十集以後,全傢人都進入瞭奇怪的狀態。
老人一邊睡一邊看,醒瞭之後打著哈欠說:這片子,少看幾集不礙事。
我媳婦倒沒打盹兒,玩著手機看,在註意力分散的情況下,兩頭不耽誤。
棄劇吧,有點可惜。
不棄吧,急出一身白毛汗。
頂屬我看得最專心,當然,被虐得也最慘。
既然拖沓被談得夠多瞭,那我今天說說角色吧。
主要說兩個人物,連環殺手小紅襖,還有男一號徐天。
全劇看下來,這倆人物堪稱敗筆集中營。
先說小紅襖。
《新世界》主要講述瞭什麼故事?
1949年春節前夕,北平即將和平解放。金海、鐵林、徐天三兄弟認識瞭田丹,隨即感情和利益變得錯綜復雜起來。新世界來臨之前,三兄弟各有選擇,最終命運均發生瞭劇變。

北平和平解放,是劇情的主線,也是時間線。
為瞭讓故事帶點懸疑氣息,也為瞭能串起主要人物,編劇在解放的主線之外,又設置瞭一條線,追捕殺手小紅襖。
小紅襖這條線,一穿到底。
看劇時,你會發現,這兩條線幾乎是並行的,而且同等重要。
可問題是,小紅襖這個角色,在貫穿始終的過程中太過牽強,甚至出現瞭諸多不合理。

賈小朵被小紅襖所殺
小紅襖的人物設定不復雜,北平人,獨居,有心理疾病,對顏色敏感,有戀物癖,通過殺人獲得快感。
為瞭抓住殺手,田丹負責推理破案,徐天負責野蠻追捕,觀眾負責圍觀猜測。
在導演的引導下,小紅襖的嫌疑人陸續有:金海、照相館老板、徐天他爹、修相機的師傅、主刀醫生、獄警十七等。

獄警十七
可能是導演太重視小紅襖瞭,所以藏得極深。
藏得深點不行嗎?當然行,但你至少藏得有點新意吧?
每次圈定嫌疑人時,特草率。
每次排除嫌疑人時,巨簡單。
比如懷疑修相機的師傅(李成儒 飾),僅因為他買過和殺手一樣的煙,又是修相機的,這就鎖定瞭。

修相機師傅老丁
那位僥幸生還的被害者,抬頭看瞭看這位師傅,“不是他。”
嫌疑瞬間解除。
類似這樣的晃人橋段,簡直不要太多。
一次次接近,一次次落空。一路吊著觀眾跑。
人們從最初好奇誰是小紅襖,逐漸變得厭煩和疲憊。
愛是誰是誰吧,導演你定吧,累瞭。
當小紅襖確定是沉默寡言的獄警十七後,導演反而不懸疑瞭。
那感覺就像十七自己走到鏡頭前,薅掉一個衣服扣子(扣子是破案線索之一),用手指著自己,“對,我就是殺手。”

此時的觀眾,對這位連環殺手,早已沒瞭興趣,“哦,是他呀,好的。”
還有那隻神秘的駱駝。
每次小紅襖作案,這隻駱駝必然出現,它是命案唯一的目擊者。

導演給瞭駱駝無數鏡頭,但是它和殺手的關系,直到第68集也絲毫也看不出。
網上有人破解說,駱駝兩個字一共17畫,真正的兇手叫十七,這是一種暗示。
看到這種說法,我沉默瞭好久。
這說法已經不能用牽強來形容瞭,這分明是在愚弄觀眾的智商。
小紅襖這個人物,站不住敲不響,由他延伸出的線索,不精致,也不粗壯。
圍繞小紅襖的推進方式和情節設計,也很失敗。
看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還不如多些筆墨描寫國共和談呢。
長期做低質推理?
沒意思。
再說徐天。
表面上看,金海、鐵林和徐天三兄弟都是男主角。
但實際上,無論劇情設計還是戲份安排,徐天都是不二核心。
孫紅雷和張魯一,可謂是雙星拱照,就為瞭捧尹昉。

那麼徐天這個角色如何呢?
超級失敗。
編劇本想以純粹和率真來刻畫徐天,結果在觀眾眼裡,他隻是一個無腦沖動型的莽夫。
如果做一個街頭采訪,徐天很有可能成為本年度觀眾最討厭的人物之一。
關於徐天,能挑出一麻袋毛病來。
我說兩個比較突出的。
徐天奉行的理念與他的言行之間,有巨大矛盾。
他從小見不得別人耍橫,縱觀全劇數他最橫。
不管跟誰說話,徐天一定要站在上風口,滿臉不屑。
剿總大佬,富傢千金,結拜兄弟,愛誰誰,在徐天面前,這些人必須跪著,還得滿臉帶笑。
自傢老爹,車行夥計,警署下司,有一個算一個,看見徐天必須先哆嗦,讓你往東不能往西。

戀人賈小朵被殺害,從此他過上瞭“北平一霸”的美好生活。
為瞭查兇手,當街打人、直搗黑幫、砸毀店鋪。
監獄、保密局、軍用機場,他如履平地。
他常以局氣和義氣自居,卻總把兄弟拖下水。
跟燈罩死磕,讓人傢打個半死,最後靠鐵林金海才化險為夷。
跟小耳朵使性子,結果差點被活埋,最後又是金海出手相救。

都被埋瞭,還梗著脖子
情緒化嚴重,不計後果。
每次惹完禍,拍拍屁股走人,他哥他爹出面善後。
就因為他的“豪橫”,傢門口每天堵著一群尋仇的黑社會痞子。
為抓小紅襖,以復仇之名,牽連一票無辜人。
他的自私,肉眼可見。
放大主角光環可以理解,但徐天的許多舉動,與現實脫離嚴重,甚至可以說不符。
看得人特別尷尬。
徐天是個警察,他的職業和能力之間,也有巨大矛盾。
這是一個沒有任何辦案能力的警察。
對徐天是警察這件事,編劇給忘得死死的。
在周老板照相館的抽屜裡,看到有賈小朵的相片,馬上認定周就是殺手。萬一這是別人送洗的呢?
劫獄那兩集給我看樂瞭。
計劃不周,工具不足,圖紙亂扔。一拍腦袋就開劫,滿地稀爛。
田丹指一步,他才走一步。沒有田丹的話,他一輩子也理不出小紅襖的頭緒。
很多事情,隻要再往前想一厘米,就會有更好的辦法或結論,可就這一厘米,他的腦子死活邁不過去。

整部劇裡,他沒有展現過任何辦案能力,甚至都不如下屬燕三。
燕三都比他思慮周全。
白紙坊警署的HR應該負主要責任,當初咋招的人?
業務能力有明顯硬傷。
劇中表現徐天幼稚且弱智的情節,數不勝數。
徐天不是愣頭青,也不是一根筋。他是真傻。
在大約看到20集左右時,觀眾們就已經無法接受徐天這個人物瞭。
不解+反感。

這個男一號,徹底崩瞭,崩得山呼海嘯。
還不如鐵林可人疼。
那徐天這個人物,尹昉演得怎麼樣?

看到上面這個表情瞭嗎?
尹昉就用這一個表情,幾乎撐滿瞭70集。
唯一的差別隻在於,臉上有時候傷口多,有時候傷口少。
說到演技,孫紅雷、張魯一、李純和萬茜都在線,特別是李純。
李純扮演的柳如絲,既風情萬種,又特立獨行,骨子裡還透著一汪清高。


有個東西,我想額外點個贊。
那就是《新世界》的片頭。
構思巧妙,緊扣主題,極富想象力。
抬頭望去,頭頂被冰層覆蓋,預示著這是一個如履薄冰的年代。
螞蟻成串爬向糖葫蘆,螞蟻指普通人,糖葫蘆代指北京和利益。
一隻大腳踩扁瞭螞蟻和糖葫蘆,這是力量懸殊的碾壓,來自時代的碾壓。
霎時間,螞蟻和糖葫蘆變瞭,變成瞭死人和鮮血。
殺手出現瞭。
殺手一直向前走,留下瞭一串血足跡,很快混入瞭人群。
大炮、飛機與老百姓同框,年代背景呼之欲出。
亂世中,三兄弟的表情各不相同。
金海陰沉,鐵林狠辣,徐天憤怒。
殺手一邊走,一邊四下張望,走瞭很遠很遠。
此時,視野突然從冰面下轉至地上。火車駛來,田丹出現。
北平城被鮮艷的紅色覆蓋,紅色褪去,舊貌換新顏。
無論是配樂,還是畫面構思,都與全劇默契呼應。
這是我見過的為數不多的上佳片頭。
《新世界》我應該不會二刷。
可這個片頭,我打算收藏瞭。